形态描述
量度全长在600毫米以上;嘴峰55,翅300,尾105,跗蹠57毫米(♂)。雌体较小;嘴峰48—52,翼280—293毫米。
形态 嘴形奇异,前端弯曲,嘴甲窄小,嘴基有一瘤状突起。雄鸭除头、颈、翼和腹部黑色外,均为白色;胸和背部栗色。雌性体小,羽色亦暗,嘴基的瘤突不发达。幼鸟色浅,有棕黑斑,无栗色。眼棕色:嘴由紫而过渡到血红色,鼻孔前及嘴黑色;腿和脚血红色;爪黑色。
形态 嘴形奇异,前端弯曲,嘴甲窄小,嘴基有一瘤状突起。雄鸭除头、颈、翼和腹部黑色外,均为白色;胸和背部栗色。雌性体小,羽色亦暗,嘴基的瘤突不发达。幼鸟色浅,有棕黑斑,无栗色。眼棕色:嘴由紫而过渡到血红色,鼻孔前及嘴黑色;腿和脚血红色;爪黑色。
生物学
生态 行动似雁,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海边或河口,在盐水湖中亦可遇到,但很少到淡水地区去。以海产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,亦吃昆虫、小鱼、甲壳类和水生植物。善于飞翔,步行和游泳。产卵于兔穴或其他岩洞中,卵约8—15个,梨形、呈乳白色。
国内分布
在青海、内蒙古、东北等地筑巢繁殖;秋季经过华北到华中、华南等地过冬。
经济意义
可供食用,也是主要狞猎对象之一,在繁殖期中应予保护,禁止任意取蛋和捕捉雏鸟等。